读经:徒二十八。
圣句:我却不以性命为念,也不看为宝贵,只要行完我的路程,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,证明神恩惠的福音(徒二十24)。
课文:
上一课我们谈到几位使徒行传中的重要人物,他们都能在患难中满心感谢、快乐,而且全心投入圣工报答主恩。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使徒时代的重要知识份子、重要圣工人员――保罗,来了解我们主内知识青年如何在世上生活,努力圣工,荣耀主名。
一、信主前的保罗
1.身世:
A.生于罗马帝国叙利亚省,基利家地的大数城。
B.父母都是犹太人,父为便雅悯支派人,具有罗马公民的法利赛人(二十二28,二十三6;腓三5)。
C.自小受正统的犹太教教育,并随有名的拉比迦玛列学习,成为法利赛派的领袖人物及公会会员(二十三6)。
D.能讲希伯来语(母语)、亚兰语(地方语)、希利尼语(国语)(二十二2,二十一37)。随父具罗马公民籍(二十二29)。
2.迫害基督徒:
a、为神热心,抓基督徒(七60,九1、2;加一13、14)。
b、进大马色的路上蒙神征召(九3-19),从此可知他信主前是标准的犹太教信徒、拉比和领袖。
二、外邦使徒
1.充实自己:
a、在大马色传道(九19-22)。
b、独自往亚拉伯潜研圣经、祷告,求主启示(加一17)。
c、三年后上耶路撒冷,由巴拿巴介绍见当地信徒(九26-28,加一18)。
d、在巴拿巴的引领下开拓安提阿之圣工,学习圣工(十二25、26)。
2.第一次传道之旅(十三、十四):
a、蒙圣灵差派、禁食、祷告、接受按手后出发(十三2、3)。
b、安提阿→(居比路的)撒米拉→帕弗→(旁非利亚的)别加→(彼西底的)安提阿→以哥念→路司得→特庇。
3.第二次传道之旅(十五-十八):
a、耶路撒冷大会(十五1-21)。
b、安提阿→特庇→路司得→特罗亚→(马其顿的)腓立比→帖撒罗尼迦→雅典→哥林多→耶路撒冷。
4.第三次传道之旅(十八22-二十一):
安提阿→以弗所→马其顿各教会→耶路撒泠被捕。
5.囚犯之旅(二十二-二十八):
a、耶路撒冷→该撒利亚→革哩底→米利大→罗马。
b、以后的行踪不太清楚,最后殉道。
三、保罗的传布道原则
1.择善固执:归主前学旧约,为犹太教热心。蒙主征召明白真道后,为真道热心(九20-22,加一14)。
2.忠信不渝:他明白他所信的(提后一12),并坚守所信的(提后四7),不掺杂外酵(罗二2)。明知危险却毫不恐惧、退却,视死如归(二十一13)。
3.爱神爱同胞:患难困苦阻隔不了爱神之心(罗八35-39),愿舍己救同胞(帖前二8;罗九3),并为仇敌祝福(林前四12)。
4.淡泊的生活:为主舍弃犹太教中之地位。一面传道一面织帐棚维生,不愿叫信徒担负太多费用(十八3,林后十二14、15)。常存无亏的良心(徒二十四16),谦卑服侍(徒二十18、19;腓二3),以身作则。
5.充分运用主的恩赐:他运用旧约知识及其丰富的文学造诣写了很多信造就信徒,并运用罗马公民权减少圣工上不必要的阻碍,而能到罗马公然传道(二十八16-31),也利用雅典庙中牌额介绍真神(十七13-31)。
6.有把握的永生盼望:因他已尽心、尽性、尽力地爱主、爱人,心里坚信末日有荣冠与永生等着(提后四8),在指望中喜乐等待(罗十二12)。
结语:
我们从保罗的一生,可以学习到主内知识分子在世上应具备的心境。我们要学习保罗运用我们的知识、能力、环境,在圣经、圣灵光照下,以无比的信心、爱心与勇气,投入圣工行列。我们不一定都要献身当全职传道,却要随时随地传扬主道,救众人,并以爱心服侍众人。不但不利用自己在教会中之地位贪小便宜;反而以自己的地位、能力帮助圣工,荣耀主名。
作业:
一、试述保罗三次传道旅行所经之地。
二、保罗传道把握那些原则?
共习参考:传道之旅